据路透、彭博等媒体报道,中国央行将自今年1月25日起对境外人民币业务参加行存放境内代理行人民币存款执行正常存款准备金率,即境内代理行执行现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
据彭博,德国商业银行驻新加坡经济学家周浩评论称,央行将对离岸金融机构在境内机构的人民币存款按境内标准征收存款准备金,短期可能有意提高CNH利率以提高做空人民币成本。
路透也援引外资行人士认为:“境外人民币有很大一部分存在清算行,这样直接效应还是推高CNH funding,管住了国内银行利用海外分支机构结汇,并以人民币汇入国内,进而推高做空离岸人民币的成本。”
今天午间,多家微信公众号自媒体陆续提到央行将对境外人民币同业存款开征存款准备金。
根据网传的文件,央行文件提到自1月25日起:
境外人民币业务参加行存放境内代理行人民币存款执行正常存款准备金率,即境内代理行现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港澳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具体指中国银行(香港)和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存放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和珠海市中心支行清算账户人民币存款、其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存放境内母行清算账户人民币存款参照执行。
央行按季考核境内代理行交存至人民银行“境外人民币存款准备金”帐户的准备金。
当季初25日至下季初24日每日营业终了时,境内代理行代存入的CNH准备金余额与所代理的全部境外人民币业务的存款余额,不得低于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微信号“金融监管”将该举动称为央妈对空头的“绝杀”,微信号“离岸人民币”则称央妈举起了大棒。
但国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德志表示,此次针对的本币政策调整与境内机构一样对人民币存款一视同仁,但不能确定此举是否是为封杀境外人民币业务行利用人民币调出境外做空,对人民币汇率影响几何尚不可知。
早在2014年12月,央行就曾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存款口径调整后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利率管理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4】387号),规定将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金融机构存放纳入存款准备金交付范围,不过当时将适用存款准备金率暂定为零。
在上周人民币暴跌之后,市场传言央行本周果断出手,骤然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打爆空头。周一、周二两天,离岸人民币大涨近千点,曾一度被拉大至2000点的在岸、离岸汇差缩小至百点上下甚至倒挂。(详见《离岸人民币旷世对决 央妈:还有谁不服?!》)。
这里摘录部分段落,供各位看官感受一下当时的“血雨腥风”:
央妈终于向空头宣战了!
在经历了上周的大幅贬值,许多人对人民币失去信心之时,中国央行以雷霆万钧之势主导了一场惊天大逆转。
一方面,连续三天上调人民币中间价,另一方面抽干离岸市场流动性,央妈“左右开弓”打爆空头,初战告捷。离岸人民币近两日累计大涨接近千点,被牢牢地钉在6.60水平以下。
截至北京时间18:20,在岸人民币报6.5752,离岸人民币报6.5848,曾经一度拉大到1600点的在岸/离岸价差再次收窄至100点以内。
政府智囊发出最强音:有关人民币大贬值的预期“荒谬可笑”,中国决策者有决心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因此做空人民币会以失败收场。
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骤然吃紧,空头们这两天很“难过”。
周一,香港银行间人民币隔夜拆借利率(Hibor)狂涨939个基点,由上周五的4%飙升至13.4%,创2013年6月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香港银行间7天拆借利率同样由上周五的7.05%大幅升至11.23%。
周二,CNH Hibor各期限利率定盘价今日再度上升,其中隔夜、一周、两周均创自2013年有报价以来历史新高,达到惊人的66.815%、33.79%、28.34%。其他期限利率亦处历史最高位。
市场传言央行近日已在离岸市场大举买入人民币,但买入人民币后并无将资金重新释放至离岸市场,甚至将资金汇返内地,旨在抽干CNH的流动性。
通过在离岸市场买入并持有人民币推高CNH,一方面可以缩窄两岸价差、挫败迅猛发展的套利交易,另一方面将做空人民币的借款成本推升至创记录高位。在上述情况下,继续做空人民币成本高企、没有“弹药”维系,且空头平仓受阻。
对此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央行在抑制人民币贬值的战争中开辟了一条新战线——买入离岸人民币。
路透援引资深外汇人士分析道,“中资银行在中国央行的授意下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中资大行选择持有而非抛售人民币。这是掐死即期和远期套利通道之后逼空策略。”
而且值得指出的是,上周以来央行已经连续七天将中间价钉在6.56附近,且连续六天将中间价较前日收盘价上调超百点。再加上上文提到的大战离岸人民币市场,央行强势维稳人民币的决心可见一斑。
不过即便如此,离岸人民币周四以来还是再度跌破6.60,截至本周五收盘,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分别报6.5840和6.6146,汇差扩大至306点。
这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央行周六才用“特急”的方式再度祭出“大招”。以下是网传的央行此次文件的截图,来自微信公众号“离岸人民币”。注意,文件是特急的哦。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地产金融网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地产金融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5-86893515,邮箱:21160051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