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喊出“活下去”的龙头房企万科,近日低调地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
这份成绩单,略高于绿地,也领先碧桂园。时隔8年,万科营收重新回到了行业第一。
房地产大洗牌,仍在轰轰隆隆地进行。到底谁是最终赢家?
前不久,任正非在华为内部论坛发了一篇文章,把寒意传给了每一个人:
这篇文章,让超过4000只股票应声下跌。股民们一脸懵,挨了一记莫名重锤。每个人都掂量了一下自己的荷包,心里的担忧又重了三分。但在2018年,万科喊出那句“活下去”的时候,反应根本不是这样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以为然。当时,万科内部例会的一张现场照片流出,红底白字,满眼尽是“活下去”。
毕竟,那时市场鲜花着锦,不少房地产商依旧在加杠杆的道路上蒙眼狂奔。来自万科的预警,没人听得进去。融创老板孙宏斌,根本瞧不上所谓“白银时代”的说法,雄赳赳地怒怼:万科和华为,有一点气质上非常相似,它们都是忧患意识很重的企业。2014年,郁亮就强调重点“不再是争夺行业第一”。像跑马拉松一样,漫长的8年里,万科一直徘徊在2-4名。5个月的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向52万股东道歉,自愿放弃上一年的全部经济利润奖金,表示“不坐头等舱”。不止是薪资降低,万科甚至取消了高管层级,每个人都必须要下沉到前线干活:想要“活下去”,从来都不容易,何况还要活得好、活得久。
营收同比增长23.82%,突破2千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64%
跟TOP5的其他房企比起来,万科不管是营业收入、毛利还是净利润,三大指标的绝对值和涨幅均处于第一。
近日,黄大大的小伙伴参加了万科的工作交流,看到郁亮精神抖擞,自信满满,并没有对行业流露悲观。说白了,还是要回归基本盘,做好产品。这句话,也是跟此前思路一脉相承的:2020年,“聚焦产品服务,深化组织重建,巩固提升基本盘”;2021年,“提升基本盘,实现有质量发展,拥抱管理红利时代”。过去几个月,郁亮跑了全国30个城市的100个项目,在督察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小事。比如惠州大亚湾的市场不好,销售们就冲到深圳城中村去,专门找漂在深圳的父母们推销——惠州的教育底子不错,孩子们去惠州读书,总比回老家来得强。于是,老人们在惠州照顾孩子,父母周末到惠州团聚,留守儿童减少了。在疫情防控比较严格的长春,业主在家里不能出来收房,万科的项目工程师就跑到项目,跟业主们逐个采用视频交付。万科总裁祝九胜也开始直接负责长租公寓业务,他分享了一个出租经验,周五周六带看的效果最好。卯足劲往前冲的万科,还在他们文化衫上印上了一句话:
从去年6月以来,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就几乎处在寒气之中。将近1年半的时间里,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增速一直都是负数。
但是,就在这个8月,已经出现了不同寻常的现象,传递出难得的暖意:
在Top30的龙头房企中,有16家销售金额单月环比上升,超过了一半。其中,更是有9家实现同比增长。
这意味着,即使是寒风萧瑟,部分优质房企已经开始逆势上扬,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名单中,保利、中海、金地、龙湖、金茂、建发、华发、中铁等……无一不是国央企和地方优质民企。其中,建发同比去年8月的销售金额大涨71%,中铁也有54%的巨大涨幅。房地产毕竟是个超10万亿规模的市场,有效需求尽管收缩但仍巨大,而安全优质的楼盘供应,又是稀缺资源。从去年开始,出险房企的销售金额占百强房企的比例,就开始逐步下降,从35%一路降到了18.6%。
巴菲特曾说过,“建立名声要花20年,摧毁它只要五分钟。如果你认识到这一点,你做事的方式就会不一样。”
经历风暴洗礼后的房企们,相信会更加深刻地懂得这一道理。
恒大等爆雷房企挣扎在“保交楼”的旋涡之中,每一分钟都在为过去埋单,背负着无数业主的沉重期待。
而另外一批渡劫成功的房企,则逐渐恢复元气,在日趋向好的大环境下,开始攻城略地,迎接新的朝阳。
部分房企甚至有望在金九银十后,奋起直追去年的业绩。CRIC数据显示,8月份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成交套数为1222.59万平方米、11.21万套,同比分别下降19.1%和21.21%。重点是:因为,没有一个市场永远单边上涨,也没有一个市场会永远单边下跌。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地产金融网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地产金融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5-86893515,邮箱:21160051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