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房企名单中再添一员。
6月19日,海航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海投”,000616.SZ)公告,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公司股票在5月17日至6月13日期间,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ST海投成立于1993年,是海航集团旗下企业,2013年开始从房地产业务转型现以基金管理、股权投资、养老为主要业务发展方向。
不过,转型发展多年,*ST海投仍与房地产业“藕断丝连”,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中大约50%由房地产业贡献。
与不少濒临退市的企业相同的是,*ST海投此前也曾尝试由控股股东增持股份使企业保住上市地位,但增持并未实质性稳住公司股价表现,无奈最终步入面值退市之路。
就相关问题,记者多次致电*ST海投投资者关系部,但电话均无人接听。
一位企业观察人士表示,面值退市企业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与行业优等生相比,它们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是否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它们在投资组合方面是否持有足够优质的资产?它们在运营方面是否足够高效?它们在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方面是否足够稳健?未来如果企业想走上更加健康和可持续之路,仍要从这几个方面下硬功夫。
尝试自救
2023年5月17日收盘,*ST海投股价跌破1元,此后便持续下跌。期间,*ST海投并非没有对股价进行干预。
5月31日,*ST海投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
根据公告内容,*ST海投于2023年5月31日接到公司控股股东海航资本集团有限公司《海航资本集团有限公司及一致行动人关于计划增持海航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告知函》。
本次增持计划实施前,海航投资控股股东海航资本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股份2.9亿股,占总股本的20.27%。
本次拟增持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2000万元;增持价格不低于0.95元(含)/股,将根据公司股票价格波动情况及资本市场整体趋势实施增持。
公告发布后,*ST海投自6月1日止跌企稳,并于6月1日至6月7日期间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但从6月9日起,公司股价转头下跌,6月9日当天跌停,报0.94元。
一位头部房企的华南区域负责人表示,如果只是在公开市场增持股份,难以有效“护盘”,因为这不能从本质上改变逼近退市企业的现金流、资产负债表和经营现状,甚至难以改变投资者的预期。何况,部分逼近退市房企的“保壳”增持,其投入的资源、实际增持的股份比例,也是相对有限的。
他表示,如果因为当下市场环境的原因,企业的资产乃至股票价格确实被低估了,那么大股东更应该通过增资扩股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有效输血;或者装入优质资产,使得企业的真实价值得到有效提升。假如企业“保壳”成功,后期市场回暖,企业资产价值重估,股票价格回涨,则现阶段注入或引入上市企业的资金和资产,也将获得良好的回报。
不过,对*ST海投而言,显然已经错失了这样的机会。
终迎退市
早在十年前,*ST海投已走上去房地产化的转型发展之路。
公司网站信息显示,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ST海投确定将从单一房地产开发业务转型至产业基金、不动产基金及养老产业管理综合平台的发展战略,经过近几年的运作和整体布局,公司以不动产基金、养老为着力点,开展了多项不动产基金业务及养老业务。
*ST海投2022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房地产业务已基本去存化,后续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对公司影响较少。不过,在报告期内的的营业收入中,养老服务行业占比52.6%,房地产行业占比47.4%。
根据2023年一季度财务报告,公司天津亿城堂庭项目已基本完成可售产品的销售工作,2022年度已清盘存量住宅及车位,项目目前处于各类工作的收尾阶段,仅余个别loft公寓,2022年度,天津亿城堂庭项目销售收入3043.98万元,2023年一季度期间,该项目无销售收入。
退市后,*ST海投对于房地产业务的发展规划尚未可知。而当下,房地产行业企业正迎来一波行业洗牌。
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A股7家房企因触发“面值退市”指标基本锁定退市;港股亦有至少10家房企停牌即将超18个月,或将触发摘牌规定,上市房企正在加速出清。
对于房企退市风波出现的原因,中银证券认为,部分面临退市风险的公司财务数据与经营情况表现尚可,应理性看待其当前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由于整体拿地销售市场复苏乏力,叠加部分房企资金链紧张导致接连暴雷让市场对于这部分房企的安全性和成长性均产生了强烈的担忧。
上述房企负责人表示,从政府的角度看,虽然部分房企逼近退市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自身,但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剧烈变化,客观上确实也构成外部环境因素的重要影响。在当下的特殊时期,政府也应该适当有所作为,改善行业经营环境,恢复市场信心,帮助房企渡过难关,让逼近退市房企中至少一部分得以生存下来。
他表示,虽然不少房企在积极自救,但预计其中的部分房企终将告别股市。而这一变故无疑会对企业的后续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有些企业不仅会退市,也可能在重组中彻底消失。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地产金融网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地产金融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5-86893515,邮箱:21160051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