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雨季的城市内涝,始终是社会关注的话题。2015年8月8日,福州遭受第13号强台风“苏迪罗”的正面袭击,强台风、强降雨疯狂肆虐福州长达24小时,出现严重内涝灾害。近日,记者前往福州,对内涝的形成、救灾和治理进行了调查。
福州市遭遇10年来最强台风“苏迪罗”
各部门抢险救援忙
2015年8月8日,第13号强台风“苏迪罗”袭击福建福州。这是自2005年“龙王”强大台风袭击以来,福州市10年来遭遇的最强台风。其中,福州城区东部东北部这一块降雨量达到403毫米,鼓楼区达到350毫米,常山区达到310毫米,历史上都是比较罕见的。
受台风影响,福州市五四北、华林路等路段出现严重内涝,水流成河;市区公交线路停运143条,1500多台车辆被淹;88处小区地下室进水,493个小区停电停水;近8万株树木倒伏、断枝。
福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陈济斌解释说,福州市它处在东南沿海,太平洋西岸,每年6到11月份有25到30个台风生成,每年影响到福州市的台风大概都达到这个四到六个,其中有一到二个直接登陆。
据媒体报道,2011年以来,福州就遭受热带风暴“南玛都”、“西马仑”和台风“龙王”、“苏拉”、“苏力”、“麦德姆”的肆虐袭击,且次次都无一幸免地引发严重的城市内涝。仅2012年由台风引发的内涝,就导致福州6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元人民币。内涝俨然已经成为影响福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陈济斌表示,“台风在影响我们之前,实际上我们省市两级指挥部都做了充分的准备,第一个就是对城区的内河进行腾空,对城区上游的三座水库预先腾库泄洪,我们能装水的地方包括河和水库全部腾空,就是用于防范强降雨;第二个提前转移低洼地区的,全市我们转移低洼地区的人员包括海上转移了八万多人。”
城市内涝严重 街道变河汽车被淹
地下管网成 “帮凶”
尽管福州市政府做足了应急预案,但是“苏迪罗”带来的强降雨仍然让福州城区出现严重内涝。8月9日,台风“苏迪罗”的影响减弱,但福州多个路段仍积水成“河”,不少轿车依然被泡在水中,多个老旧小区被淹,部分小区的积水一度达到了一米多深。而究其原因,除了这些小区地势低洼外,主要就是由于晋安河的河水倒灌。
记者了解到,这次台风导致的强降雨,使晋安河水位很快上涨。而晋安河的下游闽江又恰遇天文大潮,导致闽江水倒灌晋安河。因此,晋安河不但没有发挥行洪排涝作用,反而出现河水漫过堤岸,倒灌入小区。
而福州不少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当时小区的地下排水管网建设标准很低。现在30多年过去了,排水管道老化严重,经常排水不畅。管护不力,加上河水倒灌,让老旧小区在台风袭击中显得非常脆弱。
受灾严重的福建省外贸中心职工宿舍的负责人黄恒尧告诉记者,要彻底改造这个小区的老旧管网,至少需要150多万的资金,而这笔庞大的资金,小区物业根本无力拿出,最近他也一直在申请,希望福州市相关部门帮助解决排水管道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到批复。据了解,在福州,很多老小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管道老化的问题。
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黄宇清告诉记者,由于福州特殊的地形、地势,一些供电、卫生、交通、通讯、煤气等重要地区的路段,也是此次内涝的涝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整体防洪排涝能力,福州市也将同时加强这些方面的工程建设,通过抬高路面标高、局部建设围栏设施等方式,以确保重点区域、关键节点以及水、电、气、医疗、通讯等要害单位万无一失,提高城市的应急排涝能力。
福州投入67个亿对内河进行整改改造
涉及内河32条
据悉,目前,福州市正在对排水系统中的晋安河进行紧锣密鼓地改造。据了解,晋安河2011年曾经进行过一次较大力度的改造整治。这次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造提升,特别是对华林四桥、塔头路桥、东浦路桥、公益支路桥等四座路桥,将通过抬高桥面、拆除多余桥墩,包括一些多余的跨河阻洪的管线,以提高行洪能力。
同时,福州市政府已启动山洪防治及生态补水工程建设,这也是全国省会城市首次将山洪防治和生态补水相结合,进行的一次大胆而科学的尝试。山洪防治及生态补水工程耗资近30亿,按照50年一遇的高标准建设。强降雨时,将山洪直接引入闽江,缺水时节,将蓄存的水引入22条内河,进行生态补水。完工后,福州将大大提高排涝和蓄水能力,成为具有良好“弹性”的海绵城市。
不过,根治福州内涝,仅仅依靠江北城区的一个“高水高排”工程还远远不够, 福州市水利局副局长陈谋祥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建设16项排涝闸站工程,其中篑蜞排涝二站预计2016年将投入使用。一旦发生强降雨,这些排涝站就会启动,将城区内河水抽排到闽江,有效降低内河水位。
福州未来将打造6大内湖
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黄宇清向记者透露,“在我们城市东南西北分别设置东湖、南湖、帝封江以及高岐湖、旗山湖,这几个湖体,增加了库容会达到485万立方米,还在继续增加六个小的湖体,通过远期的整个建设,我们整个湖体新增加的库容会达到540万立方米。”
黄宇清表示,政府计划将海绵城市蓄、渗、滞、净、用、排各个方面措施综合起来,做到安全排水、生态排水。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地产金融网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地产金融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5-86893515,邮箱:2116005100@qq.com。